0

親子共讀不無聊——從小培養閱讀習慣,親子共讀的黃金時期

2025-05-10

 

為什麼親子共讀這麼重要?

在孩子還不會說話之前,他們就已經開始吸收這個世界的信息了。親子共讀,不只是為了學會識字,更是為了建立親子間的情感連結,讓孩子在早期建立對書本的好奇心和安全感。研究顯示,早期閱讀有助於孩子的大腦發展、語言能力以及情緒管理,甚至能增強親子之間的互動品質。
 

情感連結與大腦發展

閱讀不只是學會發音或識字,更是大腦的一場「健身」。在親子共讀的過程中,孩子不僅在聽故事,還在理解語言的結構、情緒的表達,甚至在建立對世界的基本認知。這種互動能刺激孩子的大腦發展,讓他們在未來面對學習挑戰時更加自信。
 

語言學習與社會能力

透過故事中的對話與角色情境,孩子能學會如何表達自己的感受,理解他人的情緒,這對他們日後的人際互動大有幫助。共讀時的提問、回應與討論,都是語言學習的重要部分。

親子共讀的黃金時期與方法

黃金時期

雖然任何年齡的孩子都能從閱讀中受益,但0-6歲是親子共讀的黃金時期。這段時間,大腦發展速度最快,是語言和認知能力形成的關鍵時期。
 

如何有效共讀

  1. 選擇年齡適合的書籍:從布書、觸感書到繪本,根據孩子的年齡與興趣選擇適合的書。
  2. 建立固定的閱讀習慣:每天睡前或清晨,共度一段專屬的親子閱讀時光。
  3. 創造有趣的閱讀體驗:用不同聲音演繹角色,讓故事變得更生動。
  4. 互動與提問:鼓勵孩子參與故事,讓他們學會表達自己的感受與想法。

 

如何讓親子共讀更有趣?

角色扮演與聲音變化

  • 用不同的聲音模仿故事中的角色,像是勇敢的小兔子或神秘的森林守護者。
  • 配合情節改變音量與速度,製造緊張感或驚喜感。

圖畫與想像力

  • 指著書中的插畫,問孩子「這隻小狗在做什麼呢?」或「你覺得下一頁會發生什麼事?」
  • 可以一起畫畫或做手工,讓故事從紙上延伸到現實。

設定主題日

  • 可以根據故事的主題,安排親子活動,例如看完《大象艾瑪》後,一起手作彩色大象,或是看完《毛毛蟲好餓啊》後,一起做水果沙拉。

常見問題與解決方法

問題1孩子常常分心,怎麼辦?

  • 方法:選擇較短的故事,或是加入動作與聲音,增加故事的趣味性。

問題2孩子只愛看同一本書,會不會限制他們的想像力?

  • 方法:利用孩子喜歡的角色或主題,慢慢引導他們接觸其他類型的故事,拓展閱讀範圍。

問題3父母很忙,怎麼建立穩定的共讀習慣?

  • 方法:利用零碎時間,比如洗澡前、用餐後,或是週末早晨,創造親密的共讀時刻。

親子共讀不僅是一次語言學習的機會,更是一次情感連結的旅程。
即使忙碌,也可以每天撥一點空,深呼吸三次,放下手邊的雜物,享受孩子需要你的時光,長時間經營下去,會看得到成果。

讓閱讀成為你們家庭的日常,從小為孩子打開一扇通往智慧與想像的大門。

更多共讀經驗分享

我們會在 8結媽咪的社群平台分享更多關於繪本選擇、親子共讀技巧與真實共讀故事,歡迎大家關注,與我們一起打造美好的閱讀時光。